贞丰县“四个四”助推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 -百姓标王
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贞丰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贞丰

贞丰县“四个四”助推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

更新:2022-9-1 09:58|编辑:小点点|浏览:2602|评论: 0 |来源: 贞丰县委改革办供稿
摘要:  2021年以来,贞丰县抢抓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机遇,创新探索“四个完善”“四个坚持”“四种机制”“四个合力”的“四个四”工作法,推动长田镇长田村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 ...
  2021年以来,贞丰县抢抓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机遇,创新探索“四个完善”“四个坚持”“四种机制”“四个合力”的“四个四”工作法,推动长田镇长田村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取得成效。


贞丰县城 陆泽广 摄

  “四个完善”推进产业提质增效。完善茶叶产业链条,引进2条年产干茶3万公斤、产值1200万元的白茶萎凋房工艺生产线,建立茶青交易市场2个。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借助贵州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等平台,通过技术培训、外出参观和创业引导,发掘培育致富能人56人、能工巧匠93人。完善抱团发展模式,建立茶叶发展联盟,将村内已有的2家茶叶加工厂、23户茶叶加工作坊、700余户茶农、15名茶叶经纪人及18名省外知名茶叶经销商纳入,提升茶叶竞争力。完善资源集成体系,紧扣“科研院校+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茶农+市场”组织方式,争取省级、州级等部门的支持,设置乡村振兴博士工作站1个,4名博士驻点办公。


圣母茶场基地 郭泽玉 摄


贞丰县北盘江畔精品水果基地 郭泽玉 摄

  “四个坚持”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坚持规划设计优先,对试点的209户农户逐一制定工作方案,邀请贵州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茶学院设计团队蹲点设计,高标准推进村庄建设和茶产业发展;配齐省、县两级驻村规划师和产业指导员,落实陪伴式指导服务。坚持示范带动先行,发挥党员、乡贤示范带动作用,完成10户乡贤宜居农房试点建设。坚持集约高效目标,完成“一分三净五改”118户、庭院改造62户、厕所整治56户、雨污分离管道建设5.9公里。


  贞丰县土布小镇 周超 摄

  “四种机制”促进乡风向善向好。用好“种文化”模式,建设民族文化广场、村党建馆、村史馆、民族文化传习所和茶叶产品展示中心,厚植优秀文化涵养文明乡风。用好“寨管家”村民自治,选取53名村民代表,从村级集体经济积累中提留部分资金,补助村民小组长,激发干事动力。通过建立完善用好“一约四会”(即“八遵守、八不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协会)群众组织运行章程和管理制度,保护村寨生态环境。用好“文明积分”模式,建立“文明超市”,推行积分制度,将村民踊跃参与示范试点建设的“功德榜”、每月定期评比的“红黑榜”作为增减积分标准,所获积分可在村内“文明超市”换取日用品等。


热情好客的布依族 肖雄 摄

  “四个合力”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强化支部引领作用,与贵州大学文传学院机关支部进行党建结对,与惠阳区秋长街道茶园村建立“村村结对”,组建8支党员服务队,48名党员干部提供网格化包保服务。推动管理机构延伸,建设标准化的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室、警务室、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推进法治、德治和服务下移,实现“三治”融合。发挥群团组织功用,选优配强村级团委、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通过“小手拉大手”等纽带促进农户支持示范试点建设,发挥好青少年、妇女和工人在乡村治理中的“大半边天”作用。构建联户服务网格,推行网格长、联户长设岗定责制度,深化“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建设,对示范试点的209户群众实施扁平化网格管理,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贞丰

贞丰县“四个四”助推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

  • 编辑:小点点浏览:2602评论: 0 贞丰县委改革办供稿
  •   2021年以来,贞丰县抢抓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机遇,创新探索“四个完善”“四个坚持”“四种机制”“四个合力”的“四个四”工作法,推动长田镇长田村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取得成效。


    贞丰县城 陆泽广 摄

      “四个完善”推进产业提质增效。完善茶叶产业链条,引进2条年产干茶3万公斤、产值1200万元的白茶萎凋房工艺生产线,建立茶青交易市场2个。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借助贵州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等平台,通过技术培训、外出参观和创业引导,发掘培育致富能人56人、能工巧匠93人。完善抱团发展模式,建立茶叶发展联盟,将村内已有的2家茶叶加工厂、23户茶叶加工作坊、700余户茶农、15名茶叶经纪人及18名省外知名茶叶经销商纳入,提升茶叶竞争力。完善资源集成体系,紧扣“科研院校+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茶农+市场”组织方式,争取省级、州级等部门的支持,设置乡村振兴博士工作站1个,4名博士驻点办公。


    圣母茶场基地 郭泽玉 摄


    贞丰县北盘江畔精品水果基地 郭泽玉 摄

      “四个坚持”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坚持规划设计优先,对试点的209户农户逐一制定工作方案,邀请贵州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茶学院设计团队蹲点设计,高标准推进村庄建设和茶产业发展;配齐省、县两级驻村规划师和产业指导员,落实陪伴式指导服务。坚持示范带动先行,发挥党员、乡贤示范带动作用,完成10户乡贤宜居农房试点建设。坚持集约高效目标,完成“一分三净五改”118户、庭院改造62户、厕所整治56户、雨污分离管道建设5.9公里。


      贞丰县土布小镇 周超 摄

      “四种机制”促进乡风向善向好。用好“种文化”模式,建设民族文化广场、村党建馆、村史馆、民族文化传习所和茶叶产品展示中心,厚植优秀文化涵养文明乡风。用好“寨管家”村民自治,选取53名村民代表,从村级集体经济积累中提留部分资金,补助村民小组长,激发干事动力。通过建立完善用好“一约四会”(即“八遵守、八不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协会)群众组织运行章程和管理制度,保护村寨生态环境。用好“文明积分”模式,建立“文明超市”,推行积分制度,将村民踊跃参与示范试点建设的“功德榜”、每月定期评比的“红黑榜”作为增减积分标准,所获积分可在村内“文明超市”换取日用品等。


    热情好客的布依族 肖雄 摄

      “四个合力”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强化支部引领作用,与贵州大学文传学院机关支部进行党建结对,与惠阳区秋长街道茶园村建立“村村结对”,组建8支党员服务队,48名党员干部提供网格化包保服务。推动管理机构延伸,建设标准化的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室、警务室、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推进法治、德治和服务下移,实现“三治”融合。发挥群团组织功用,选优配强村级团委、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通过“小手拉大手”等纽带促进农户支持示范试点建设,发挥好青少年、妇女和工人在乡村治理中的“大半边天”作用。构建联户服务网格,推行网格长、联户长设岗定责制度,深化“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建设,对示范试点的209户群众实施扁平化网格管理,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