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落实突破年 奋进在博山】博山区“瘦身、聚力、融合” 开启开发区改革攻坚新模式
为破除制约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难题,博山区强基聚新深化开发区改革成效,深耕赋能撬动经济新增长极,推动经济发展全面起势。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123/850/255.jpg)
△金史密斯智能健身器材产业园项目
“瘦身强体”激活“一池春水”
突出主责主业,扎实推进“两剥离”。共剥离社会事务54项,剥离开发运营职能11项,厘清认领权责清单35条,同区行政审批局、属地镇、下属公司建立协作配合机制,确保工作接续、服务提速。整合精简机构设置。打破原有部门间的政策壁垒、资源壁垒,放大“大部门制”体制优势,整合归并优化设置6个内设机构,比改革前减少40%。
“机制灵活了,项目招商和建设速度大大加快。但是,改革后开发区没有了行政审批和社会事务管理功能,职权的缩小很可能带来指挥的失灵。”博山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辉说道,“为此,我们建立了‘开发区吹哨、属地单位报到协调联动工作机制,规范推动开发区与属地单位工作上的协作配合。”
激发人事改革活力。摒弃论资排辈的干部任用模式,破除干部行政事业身份界限,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凭能力定岗位”。改革后行政事业编制员额数30人,现选聘人员20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95%,80后干部占65%,把各种捆绑的“绳索”解开了,自我发展的活力就强了。突出主业以才定岗。选聘熟悉资本运作、双招双引、企业管理、规划建设人员向经济一线部门倾斜,有专业背景的人才占比达到65%,专业化水平显著增强。聘请北汽海华公司总经理李安邦为特聘副主任,打破以政府为主体的招商专业化程度不强的桎梏。立足开发区发展导向,将薪酬总额与省市评价层次、产业发展层次、人才科技创新等因素挂钩;对特岗特聘专业人才,一事一议,实行兼职兼薪、年薪制或协议薪酬,激发干事创新热情。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123/850/269.jpg)
△淄博博一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聚力产业攀高筑底攻坚
平台思维推进市场化改革。推行“党工委(管委会)+公司”管理体制,积极开展企业运行管理园区工作,围绕园区自来水供给、污水处理、热力供应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组建园区“水务”“热力”专业运行公司,实施供热供水区域配套工程,优化完善供水、供热能力;围绕数字经济发展和工业互联网应用,以数字(淄博)网络有限公司为运营主体,以服务辖区企业生产过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为抓手,建设绿色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围绕铸造产业园产业集聚及企业装备、工艺、产品的优化升级,开启博开铸铖运行市场化、契约式经营服务模式,目前已成功与南通美莱达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年产12万吨铸造覆膜砂再生处理及生产项目,累计与40余家铸造企业签约技术服务协议。
生态思维力促产业布局科学。主动融入省市发展规划,在充分平衡现有产出强度和未来发展空间的基础上,规范31.98平方公里的管辖面积,严格管控4.73平方公里的产业新城开发建设。继续实行“一区多园”模式,重点布局机电泵业、汽车部件、健康医药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博山智能制造产业园、汽车零部件智造产业园、微电机产业园、九州通智慧医药物流中心、中物联(淄博)数字物流产业园等“区中园”建设。坚持土地跟着项目走,积极推行“标准地”出让方式,淄博市首批“标准地”(腾龙泵阀、恒迈机械2个项目用地)已落地开发区,“拿地即开工”政策稳步推进。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123/850/277.jpg)
△金箭医疗
产业集聚理念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围绕高端装备制造和大健康两大方向,高标准建设“产业新城引擎区”,规划建设以九州通生产物流基地为核心的1000亩齐鲁药谷城;聚力抓好北汽(淄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微电机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中物联(淄博)数字物流产业园建设。重点依托北汽(淄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与中物联(淄博)数字物流产业园建设,扎实推进24.1万平米厂房建设,全面加快产业新城建设;依托市城市资产运营公司,加快启动7.6万平米标准厂房建设,全面提升产业承载力。2020年成功获批“山东省军民融合特色产业基地”,山东博山(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成功争创2020年度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北汽(淄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与九州通(淄博)医药产业园项目列入2021年省重大项目,中物联(淄博)数字物流产业园与金史密斯智能健身器材产业园项目列入2021年省双招双引项目,循环水供热工程建设项目列为省补短板项目。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123/850/287.jpg)
△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
融合做深改革成效初显
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按照“组织围绕项目转,支部依托产业建”的工作理念,通过整合资源、强化措施、创新载体,搭建起组织活力迸发、党员作用彰显、服务发展有力的产业新城区域化党建联盟、汽车智造产业园党建联盟。目前,共整合不同隶属关系的基层党组织31家、党员2800余人,辐射涵盖企业、单位41家,共同推进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联盟资源融合优势,组织开展党组织书记论坛,先后开展新旧动能转换、科技创新、金融助力等互动式教育培训20场次。聚焦聚力高质量服务,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开辟园区“绿色通道”,深化“一次办好”,在规划设计、手续办理等各阶段,共开展重点企业、项目专班服务160余人次,协助重大项目办理手续50项,办理不动产权证20余件,申报各项科研专利项目30余件彰显党园企联动服务机制。
坚持产业链招商新思维。实施“解剖麻雀”式拓链行动,以专业化、全链条的精准服务增强区域竞争力,不断放大园区的政策优势与全链条产业集聚的资源优势。全力加快氢能全产业链布局,爱德曼氢能燃料电池及系统产业化项目成功落地,预计3月底试生产;日前成功签约与爱德曼签约共建氢能产业园项目,项目规划占地560亩,聚力打造集研发、装备制造、生产于一体的百亿级以上氢能全产业链产业园。利用和盈科资本合作优势,复制金史密斯成功落地模式,全力推动声通科技落地步伐,完成大骋医疗二轮融资。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123/850/293.jpg)
△爱德曼氢能燃料电池及系统产业化项目
推动科技创新再添新码。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交流,在博山经济开发区设立分支机构,多种方式引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研人员到开发区设立研发机构。已与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合作成立研究院、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机构,先后引进多名院士、国家一事一议顶尖人才在博山经济开发区建立研究中心,推动创新要素集聚。改革后,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8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25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加快推动开发区汽车智造、机电泵业、健康医药、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链式集群发展。坚持前瞻性布局,瞄准产业发展前沿,立足产业技术发展路径,塑造“工程化应用研究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链条式科技创新平台新姿态。
博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孙胜晖说,“开发区的主责主业就是要成为经济发展增长极、科技创新策源地、改革发展先行区。年初召开的“重点工作攻坚年”动员大会再次按下改革落实“快进键”,今后,博山经开区将延续上级部署的“规定动作”严格落实、绝不变通,允许探索的“自选动作”大胆试验、敢闯敢干的发展模式,及时解决改革带来的新问题,推动经开区心无旁骛攻主业,真正成为攻坚克难的特种部队和双招双引的高位平台。”
原标题:《【落实突破年 奋进在博山】博山区“瘦身、聚力、融合” 开启开发区改革攻坚新模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_next/static/media/pp_report.644295c3.png)
![](/_next/static/media/logo_caixun.cd299678.png)
![](/_next/static/media/logo_104x44_tianzi_white@2x.b88d1296.png)
![](/_next/static/media/logo_rebang.f9ee1ca1.png)
![](/_next/static/media/logo_bjjx.667644a5.png)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