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黑龙江省2020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案例评选网络投票启动!
2020年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探索形成了一批优化营商环境的好经验、好做法,切实推动了全省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为充分发挥典型经验做法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投资信心,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了全省2020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案例评选活动。经初步评选,15个候选案例入围最终评选。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社会公众、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代表、专家学者等共同参与评选出十大案例。
网络投票通道现已开通 诚邀广大网友积极参与评选
投票开始时间:2021年1月29日 8点30分
投票结束时间:2021年2月7日 17点30分
投票方式:扫码识别进入投票页面
进行投票,候选案例详情,请打开具体案例页面,识别二维码查看。
活动期间,每个微信号每天可投票一次,一次投出十票,选出您心目中的十大案例。
候选案例
候选案例一:“走千企访万户” 用“行走力量”为企业发展增添新动能
选送单位:佳木斯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
案例概要:佳木斯市大力开展“走千企访万户”活动,践行“企业办事有人帮”理念,坚持全覆盖、无死角,逐企走访、不落一户,主动上门送政策、察实情、解难题、促发展。2020年,全市14336名企业服务专员联系服务企业22.4万户次,发现并梳理出减免房租、金融信贷支持、缓缴社会保险费、延期办理审批等19个方面20926个的困难和问题,解决企业诉求20179个,落实各类惠企政策31万余条,为市场主体投放资金176亿元、兑现减税降费10.92亿元、减免房租6290.28万元。佳木斯市营商环境评价排名从全省第11位跃升至第4位,成为上升幅度最大、进步最快的城市。
候选案例二:创新实现企业开办“一站式、一次跑、一条龙” 全流程免费2小时办结服务模式
选送单位:双鸭山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
案例概要:双鸭山市聚焦企业开办,坚持流程最优、要件最简、服务最佳、费用最少,在国内率先创新实现“一站式、一次跑、一条龙”全流程“零门槛”“零费用”2小时办结服务模式,进一步降低了企业成本,激发了市场活力,增强了投资信心。
候选案例三:创新服务打造四大平台 助力企业开拓市场 稳定外贸基本盘
选送单位:黑龙江省商务厅
案例概要:省商务厅积极打造招商引资大数据平台、“龙江商企通”平台、“龙江云展会”平台和外资企业开复工监测平台等四大平台,以大数据赋能数字经济,以智能化引领创新发展,在智慧服务、招商引资、开拓国内外市场等方面充分发挥大数据在稳外贸、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候选案例四:创新“百大项目”服务保障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选送单位: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案例概要:全省铆定“开春即开工”目标,打响新一轮“百大项目”攻坚战,历史上首次组织全省“百大项目”集中开工,比常年常态提前1个月开工。畅通项目服务绿色通道,创新实施“五抓”实现高质量调度,应对疫情强化“五保”实现高标准保障。激发有效投资引领作用,拉动1—11月份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带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开复工5644个,同比增长13.6%,拉动就业66.1万人。截至2020年12月31日,500个“百大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2601.3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候选案例五:探索“以照为主、承诺代证”改革 建立服务监管新机制
选送单位: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管理委员会
案例概要: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坚持“承诺代替证明,信用代替跑腿”的改革思路,积极探索行政权力“瘦身”,在国内率先试行“以照为主、承诺代证”改革,着力构建“流程最优、时限最短、成本最低、服务最好”的政务服务机制,新办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用时从15个工作日降为“零”,极大提升了企业准营效率,有力推动了政府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全程服务”的转变。
候选案例六:“双稳”基金贷款助我省中小企业逆势腾飞
选送单位:黑龙江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案例概要:2020年,黑龙江省政府设立100亿元的省级中小企业稳企稳岗基金,并在全国率先推出双稳基金贷款政策,精准有效支持了中小微企业稳岗扩就业。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省共有45713家企业纳入省级中小企业稳企稳岗基金贷款重点支持名单,25045家企业获得贷款支持1817.6亿元,稳定就业人数97万余人。
候选案例七:深化政银合作 全力提升不动产抵押登记水平
选送单位:大庆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
案例概要:大庆市在全省率先将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延伸到建行、工行等80多个金融服务网点,设置不动产抵押登记服务窗口,实现商业贷款和抵押登记“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并搭建“互联网+不动产抵押登记”开放平台,切实提升了不动产登记服务的便民水平和金融风险防范能力。大庆市在国家东北“三省一区”部分城市营商环境试评价中,登记财产指标排名地级城市第一名。
候选案例八:推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共享即惩戒”落实落地 为助力“放管服”改革提速增效插上腾飞翅膀
选送单位:哈尔滨新区管理委员会
案例概要: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以哈尔滨新区为试点,全面推行以“共享即惩戒”为主要内容的信用信息共享和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建立起“一张清单管理、一个共享新机制、一套监管新模式、一批创新案例”工作格局,有效发挥了信用在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和政务服务水平方面的基础支撑作用,为助力“放管服”改革提速增效、优化营商环境插上了腾飞翅膀。
候选案例九:实施“阳光业扩”服务 助力龙江经济快速发展
选送单位: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案例概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力实施“阳光业扩”服务,推广“不见面”办电服务,推动政企办电服务信息共享和电网资源信息共享可视化、开放容量可视化,实现16项业务 “不见面办理”,高压新装、增容等3项复杂业务“最多跑一次”,新装、增容线上办电率达98%以上;高压、低压平均办电时间从2019年的56天、12天分别压减至38天、4天,累计为客户节省投资6.1亿元。
候选案例十:工程建设项目开工 全程“网上办、电子化、零见面” 切实提升施工许可审批便利度
选送单位: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案例概要:哈尔滨市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出“一窗综合受理”“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个平台网上并联审批”“电子证照共享申报材料”等改革举措,实现施工许可手续全程“网上办、电子化、零见面”。2020年,哈尔滨市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到35至67个工作日,以审批“提速”助力复工复产“加速”
候选案例十一:以“三减三增”充分释放 快递市场主体活力
选送单位:黑龙江省邮政管理局
案例概要:省邮政管理局研究推出“三增三减”新举措,增加公示信息、提示提醒频次和主动服务项目,减少许可实地核查时限、许可申报程序材料和审批时限。2020年,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审批时限同比减少2.1个工作日,按时完成率达到100%。
候选案例十二: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因信引来“齐鹤彩”
选送单位: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
案例概要:齐齐哈尔市积极推进“齐鹤彩”个人信用积分管理试点,积极构建个人信用评价应用机制,开发个人信用评价管理系统和个人信用分应用管理系统,探索推出“信易批”“信易购”“信易付”“信易助”“信易家”“信易养”等20余类守信激励创新应用项目落地,采取优惠措施减免各项费用87万余元。齐齐哈尔市守信个人对维护良好信用的获得感不断增强,正在形成全社会“知信、守信、用信”的浓厚氛围。
候选案例十三:为中俄跨国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 提供全流程便利化审批服务
选送单位:黑河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
案例概要:中国(黑龙江)自贸试验区黑河片区积极创新跨境商事登记全流程便利化审批服务,设立境外代办机构,受理俄方个人和企业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申请。开发建设优化商事登记全流程申报系统和远程可视自助服务系统,实现境外注册登记全程网上办理,真正做到“零见面”“零跑动”。积极探索将企业登记由核准制改为与国际接轨的登记确认制,极大降低了跨境投资的成本和风险,有力提升了区域吸引力和营商软环境。
候选案例十四:聚力健康为人民 破解看病不求人
选送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案例概要:省卫健委以提升看病就医获得感为切入点,重塑诊疗流程。破解看病信息不对称问题,推动医疗机构全面公开院务、号源等10个方面服务信息,全省三级医院专家号源100%网上开放;破解看病流程不畅通问题,优化“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我帮办”共4类30项医疗服务流程,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全部实现网上预约挂号,患者候诊平均用时降到平均11.79分钟,门诊患者在院平均用时降到34.5分钟以内;破解看病结果难查询问题,190家二级以上医院设置检验检查结果自助查询设备。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加速建立互联网医院和远程会诊系统、健康龙江服务平台,极大提高了医院运营效率,为患者节省了时间精力。
候选案例十五:深入开展“万名干警走访万家企业”活动 努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选送单位: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案例概要:为切实解决企业涉法涉诉问题,省法院与省工商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万名干警走访万家企业”活动实施方案》,组建“百”个领导专班,“千”个工作组,“万”名干警走访“万”家企业,充分征求企业意见建议、“面对面”释法解疑,全省法院及工商联共走访企业11862家,收集意见建议4910条,办理完成意见建议4223条,企业对法院、工商联满意度显著提升,为我省重塑营商新环境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