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62:盘锦机插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12/5b2aed4d-a829-46b0-ac8c-97d1d9294b85/5b2aed4d-a829-46b0-ac8c-97d1d9294b851.gif)
![B62:盘锦机插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12/5b2aed4d-a829-46b0-ac8c-97d1d9294b85/5b2aed4d-a829-46b0-ac8c-97d1d9294b852.gif)
![B62:盘锦机插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12/5b2aed4d-a829-46b0-ac8c-97d1d9294b85/5b2aed4d-a829-46b0-ac8c-97d1d9294b853.gif)
![B62:盘锦机插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12/5b2aed4d-a829-46b0-ac8c-97d1d9294b85/5b2aed4d-a829-46b0-ac8c-97d1d9294b854.gif)
![B62:盘锦机插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12/5b2aed4d-a829-46b0-ac8c-97d1d9294b85/5b2aed4d-a829-46b0-ac8c-97d1d9294b8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插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辽宁) 2016年 9 月技术范围本规程包括品种选择处理、整地、育秧、移栽、施肥、灌水、病虫草害综 合防治,温度水分预警等生产操作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稻田土壤肥力中等以 上,保水能力强,以地表水为灌溉水,灌排水方便,光热充足。应用本技术,稻谷产量超过 780 公斤/亩或比当地主栽品种产量超过 20%。xx 气候特点:生长季节水稻平均日照时数为 1508小时,无霜期175天,大于等于10C积 温3428C 3448C,在水稻抽穗至成熟期内平均气温在 20C以上,特别是在9 月中、下旬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温缓慢,年平均降水量 634毫米。 土壤特点
2、:盘锦市属于退海冲积平原,土壤类型是滨海盐渍型水稻土,耕层土壤 pH 值 8.0 9.1 ;全盐含量1.0g/kg 6.0g/kg;有机质含量12g/kg 25g/kg,平均含量 18.9g/kg ;全氮含量0.7g/kg 1.158g/kg,平均含量1.04g/kg;碱解氮含量 56.7mg/kg 108mg/kg,平均含量 96mg/kg;有效磷含量 2mg/kg 8mg/kg,平均 含量 3.8mg/kg;速效钾含量 100mg/kg 300mg/kg,平均含量 241mg/kg。盘锦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由气候、土壤、水分等 条件的优化组合为盘锦大米的生理和生化过程物
3、质代谢创立了稳定的生态环 境。盘锦水稻的生长周期大于 160天,其中育苗时间在每年的 4月10日,种植 时间在 5月20,收割在 9月底 10月初,晾晒 20天的作业时间,这是盘锦大米 品质优异的外在因素。 1.育苗标准采用工厂化育秧技术培育壮秧。育秧所用灌溉水、农药、肥料应符合 GB 4285-1989、GB5084-1992、GB/T8321-2009、NY/T496-2002、NY 5116-2002有关规定。1.1 建育苗棚 选址:选择地势高燥、平坦、土质肥沃、无病虫杂草、无除草剂残留,盐碱含量 较低,有水源、电源,交通方便的园田、水田或闲置空旷地建造大棚。 规格:大棚长60100米、
4、宽6.58.0米、高2.53.0米。棚顶覆膜一块,两侧 各一块,重叠处距地面 1 .5米,重叠长度 30厘米。( 3200盘/亩,约本田 130 亩) 置床整理:一是秋翻春旋;二是表面整平,做到土壤细碎,无根茬;三是表面镇压, 达到土壤表面平整紧实;四是大棚中间顺铺一条宽约 30 厘米作业道。1 .2品种选择 标准:要符合国家规定GB4404.1-2008的种子质量标准,并经审定推广、耐盐、优 质、生育期适宜的超高产水稻品种。即纯度 99%以上,净度 98%以上,发芽率 95%以上,发芽势在 85%以上,含水量 14.5%以下。购种后要马上做种子发芽试验,调查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调查水稻种
5、子芽势需 4 天,确定种子活力高低,判断是否是陈种子,决定出苗是否整齐。 10天调查芽率,确定苗床播种量。 品质:所选用品种的稻谷质量达到 GB/T17891-1999粳稻谷质量标准,稻米品质达 到NY/T594-2002食用粳米行业标准优质米3级以上。 生育期:选用155 165天的中晚熟超高产水稻品种。全生育期所需大于等于10C ,活动积温比当地全年大于等于 10C活动积温少200C。1.3 种子处理 晒种:选晴好天气晒种 23天。 脱芒:采用脱芒机将种子芒和小枝梗除掉。 浸种消毒、催芽:采用大型催芽箱浸种消毒,通过阶段性控制温度,实现水稻种子浸种、消 毒、破胸、催芽的机械化生产过程。采用
6、 25%氰烯菌酯 30004000倍液或 16% 的咪鲜杀螟丹可湿性粉剂 400700倍液浸种消毒,浸种药液超过种子 1020 厘米。浸种水温 1520度需浸种 45天,破胸温度 3132度需破胸 56小 时。催芽温度 2528度需催芽 2024小时,当种子芽长 1.5毫米时,注入 1820度的温水,保持 2 小时以上,芽长达到 1.8毫米即可出箱晾芽,抑制芽 长,提高芽种抗寒性,散去芽种表面多余水分,保证播种均匀一致。晾芽时间 3 6 小时为宜。若采用咪鲜杀螟丹浸种消毒,则需在破胸前用温水洗净药液后 进行。1.4 育苗基质配制及酸度选择盐碱较轻、土质肥沃、无草籽、无残茬、无除草剂残留的客土与
7、优质 厩肥粉碎过筛后按质量比例 7:3混合,再加入适量的壮苗剂混拌均匀即可。 PH 值4.5-5.5。1.5 播种选择专用钵型毯状塑料硬盘育苗。秧盘内径长 58厘米、宽 28 厘米,深 3.0 厘米,其中钵深0.81.0厘米。秧盘四周整齐,不变形,具有一定的硬度和韧 性。 播期 :4月 1015日播种。 播量:每盘播种 3600-4000粒左右。千粒重 25克左右的品种,每盘播干种 100 克;大于 26克的品种,播干种 1 05克左右;小于 24克的品种,播干种 95克左 右。 播种方法:采用全自动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一次作业完成装盘、浇水、播种、覆土 全过程。每盘装育苗基质厚度 2.5 厘
8、米,浇水后盘底有少量水渗出,覆土厚度 0.5 厘米。 摆盘:摆盘时秧盘短边朝外,与大棚方向垂直,摆齐靠紧,秧盘底部与秧床紧密 接触。采用地膜或无纺布覆盖盘面。 灭草:稗草叶龄 2.03.0片、秧苗叶龄 2.0片以后,采用 6%稻喜 100毫升/亩或采 用 10%千金乳油 100 毫升/亩进行茎叶处理。喷药时避开高温,喷药后 23 小 时封闭大棚,既可提高防治效果,又可防止药害发生。1.6xx 苗田管理水稻机械插秧采用旱育中苗,秧龄 3035天,叶龄 3.1-3.5叶,苗高为 13 厘米左右。按叶龄 “器官同伸规律 ”,通过调温、控水等手段,抓好四个关键时 期,育成健壮旱育中苗。1.6.1 第一
9、个关键时期 种子根发育期播种后到第一完全叶露尖,时间为 79 天 水分、温度管理:此期一般不浇水,过湿处散墒;过干处喷补水,顶盖处敲落,露籽覆土补 水,以便促进种子根伸长、须根多,根毛多,吸收更多养分。温度以保温为主,棚内最高温度为 33C,最低温度为12C,若温度过高开 口降温,温度过低采取加温措施,最适温度为 25-28 Co 立针揭膜。揭膜过早,在气温低的地方,秧苗生长缓慢,甚至发生僵 苗;揭膜过晚,随着气温上升,膜内温度高,秧苗徒长、抗性差,第一叶节难 分蘖。一般情况下,揭膜最佳时间在播后 5-7 天,第一片完全叶展开前 (呈针状, 约2厘米左右),出苗50%80%时撤掉地膜。应注意,
10、如果空气湿度大、气温 偏低的阴雨天,应在上午揭膜;如果晴天,宜在傍晚前揭膜。浇透揭膜水。在揭膜的同时,必须采取边揭膜、边浇水,而且浇透水。因为揭膜后秧苗周围空气温度急剧上升,而根部吸水往往供应不上,容易 发生青枯死苗。所以及时浇透揭膜水,以补充揭膜后土壤水分的不足,使秧苗 尽快适应环境的变化。1.6.2 第二个关键时期 第一完全叶伸展期 从第一完全叶露尖到叶枕抽出(叶片完全展开),时间为 5-7 天。地上部 控制第一叶鞘高不超过 3 厘米,地下促发鞘叶节 5 条根系生长。 温度管理:此期温度最高温为28C,最低温为12 C, 22-25C最为适宜。 水分管理:床土过干处,适量喷浇补水,一般保持
11、旱田状态。秧苗根部土壤温度低于8 C,外界气温低于10C时都不能浇水。判断土壤水分多少的方法是抓一把床土,用力一攥,手中的土不成团,部 分成了小团,这时土壤含水量约为 30%左右;手中的土成团,手中有微凉的感 觉,一米高松开手,自然下落,落地后散开,此时土壤含水量约为50-60%;手中的土成团,手心有水,一米高自然落下,落地不散,此时土壤含水量高于 70%。1.6.3 第三个关键时期 离乳期从 2 叶露尖到 3 叶展开,经 2 个叶龄期,胚乳营养耗尽,约经 12-16 天。 2 叶生长略快, 3 叶生长略慢。地上部控制 1-2叶叶耳间距和 2-3叶叶耳间距各 1 厘米左右;地下部促发不完全叶节
12、根 8 条健壮生长。 温度管理:2-3叶期,最高温度为25C,最低温度为10C。2叶期适宜温 度为22-24C, 3叶期为20-22C。特别是在2.5叶期,温度不能超过25C,以 免出现早穗现象。 水分管理:要三看浇水,一看早、晚叶尖有无水珠;二看午间高温时新展开叶片是否 卷曲;三看床土表面是否发白和根系生长状况,如早晚不吐水,午间新展开叶 片卷曲、床土表面发白,宜早晨浇水并一次浇足。 基质pH管理:1.5叶和2.5叶期各浇一次酸水(PH4-4.5)补浇 断奶”水。秧苗 2-3 叶期,秧苗的忍耐力最差,卷叶至死亡的时间最短,对水分亏缺 最敏感。这时期也是防治死苗,提高成苗率最关键时期。如果揭膜
13、水不足,蒸 发过多,墒情较差,必须及时补浇 “断奶”水。 适度化控:未用壮秧剂处理土壤的秧床,特别是培育长龄大苗,分别在 1 叶 1 心和 3 叶1心期,喷洒250-300ppm多效唑溶液矮化秧苗。 除草:水稻 2 叶前后,插前 15天禾本科杂草出齐时喷药; 1平方米喷 10氰氟草 酯水剂0.1ml。除草24小时后,调酸防病:1.5, 5ml瑞苗青,4.5平方米,浇灌 防治水稻立枯病。壮根肥:腐殖酸生根壮根肥 4.5ml/4.5 平方米,稀释 800 倍以上。 壮秧:在出苗后 15 天喷施,每平方米用 15%多效唑 0.2-0.3克促矮化,培育壮苗。 3 叶期以后逐渐大通风,棚内外温度接近一致
14、,如果夜间没有霜冻,就 不用覆膜,等待插秧。 3叶期后控水旱育。 3 叶期后,苗体较大,根系逐渐发 达,一般不能随意浇水,应以控水旱育为主,防止水多徒长。如遇高温干旱, 中午叶片萎蔫并 “卷筒 ”,而且夜晚叶片不展开,必须及时在傍晚浇水。但水量 不宜大,次数不能多。1.6.4 第四个关键时期 移栽前准备期适龄秧苗在移栽前 3-4 天开始,在不使秧苗蔫萎的前提下,不浇水,蹲苗 壮根,以利移栽后返青快、分蘖早。 在移栽前 3 天,做好秧苗 “三带”。一带肥,每平方米磷酸二铵 100 克; 二带药, 60g 10%四氯虫酰胺 +7g 30%噻虫嗪兑 2-3 公斤水喷淋 4.5 平方米 1 亩地 稻苗
15、;三带生物菌剂等,壮苗促蘖。 浇透 “送嫁水 ”。栽秧前一天傍晚,用 1%绿植泉水溶液把送嫁水同送嫁肥 一次施用。这次用水很讲究,既要适量,不能过多或过少;也要适时,不宜过 早或过晚,达到拔秧不费劲,又尽可能的不破坏根系为目的。移栽后尽快喷施 绿植泉液体氮肥,促进根系愈合生长。1.7 壮秧指标 秧龄:3540天; 叶龄:4.04.2片; 株高:1618厘米; 茎基宽:大于2.5毫米;百株干重:大于 4.0xx; 整齐度:秧苗整齐一致,个体间差异小,密度均匀,无枯叶、无病害; 根系: 根白、根量大、盘结好、形成毯状秧片。 2.本田管理技术2.1 整地 本田整地包括翻耕、旋耕、筑埂、水耙地和撒施基
16、肥等主要环节。2.2秋翻整地旋耕23年后进行一次秋翻,翻深1820厘米,扣垡严密,80%以上的高 茬和秸秆要扣入耕层中。2.3 春旋整地旋耕深度 12 15 厘米,旋耕后进行旱修边、旱筑埂等作业,格田面积 1 3 亩。旋耕前铺施基肥。2.4 肥料施用2.4.1 基肥 配方 15-16-14,推荐用量 40公斤/亩; 配方 27-13-15,底肥 45公斤/亩;分蘖肥追施尿素 8-10公斤/亩。或将 底肥调出 7.5公斤/亩用于穗肥; 尿素 13公斤/亩;磷酸二铵 12公斤/亩;氯化钾 6公斤/亩。其他追肥施 用。 另亩加施 35%硅肥 20 公斤/亩; 20%锌肥 1 公斤 /亩(隔年施用)做
17、底 肥。2.4.2 其他基肥、分蘖肥、穗粒肥的比例为 4:4:2;基施氮素以控缓释肥替代常规氮 肥。机插水稻施氮肥(N) 1620公斤/亩、磷肥(P2O5) 69 公斤/亩、钾肥( K2O) 510公斤/亩、硅肥 4050公斤/亩,锌肥 1.5公斤/亩。2.5 水耙地泡田 3 5天后进行水耙地。采用搅浆平地机平地,或采用手扶拖拉机平 地。整地效果达到田面平坦、上糊下松、高低差不超过 3 厘米,搅浆深度 12 15 厘米。沉淀 5 7 天后插秧。盐碱较重的田块要注重泡田洗盐,泡田时间延长 到 5 7 天,换水 1 2 次。2.6 移栽2.6.1 移栽期5月 1525日移栽。2.6.2 种植密度行
18、距 30厘米,穴距 1 6 1 8厘米, 1 .39- 1 .23万穴/亩,每穴 4 5株,移栽 苗 5 7万株/亩, 23-25盘苗/亩。每平方米 100-110苗。2.6.3 机插技术要点机插秧质量要保证密、浅、正、直、匀、满、齐、护、同。密:合理密植,保证田间基本苗数;浅:插秧 xx 小于 2 厘米;正:秧苗栽得正;直:插行要直;匀:插行穴距规整,每穴基本苗数均匀;满:插秧到头、到边, xx 四角插满插严;齐:插秧深浅整齐一致,不插高低秧、断头秧;护:插后及时上水护苗;同:插秧同时安排专人同步补苗。采用机动车辆长途运苗时应采用秧架载秧, 防止秧盘相互挤压,造成秧苗茎叶损伤。水稻插秧技术要
19、点概括为适宜水深、田面硬度、插前三带、最佳插深、适 龄壮秧、合理密植、科学灌溉、早施蘖肥、及时防虫、适时抢早、插满插严、 按序插秧。 适宜水深。要求插秧前一天把格田水层调整到 1 厘米左右(呈花达水状 态)有利于插秧机作业,田面水过少,插秧机行走困难,秧爪里容易粘泥,夹 住秧苗,秧槽内易塞满杂物,供苗不匀不齐,甚至折苗,造成缺苗严重。田面 水过深,立苗不正,插秧深浅不匀,浮苗缺苗多,插秧机行走过程中易推苗压 苗,保证不了插秧质量。 田面硬度。插秧时田面硬度检查方法是食指入田面一节( 2 厘米左右) 深度划沟,周围软泥呈徐徐合拢状态,为最佳的插秧状态。如沉淀不好,田面 过于稀软,秧苗插不牢,立秧
20、姿势乱,插秧机推压边行苗,插后秧苗易下陷, 影响缓苗和分蘖生长。田面硬度过大,插秧阻力大,容易伤苗,插秧深度变 浅,插后痕迹不能及时合拢,造成漂苗、缺苗。 最佳插深。机械插秧的深度是否合适对秧苗的返青、分蘖以及保全苗影 响极大,一般插秧深度 0.5 厘米时易散苗,倒苗、漂苗较多,插秧深度 3 厘米以上,就会抑制秧苗返青和分蘖,尤其是低位节分蘖受抑制明显,高位节晚生分 蘖增多,分蘖延迟,分蘖质量差,弱苗插深还会变成僵苗。而插秧深度在2 厘米左右时,则不出现倒苗、漂苗现象,植株发根较多,生长健壮,分蘖力强,因此,水稻机械插秧深度控制在 2厘米左右;人工插秧深度11.5厘米;钵育摆栽钵面与泥面平。2
21、.7 返青、分蘖期2.7.1 分蘖期 分蘖期生育过程:本期水稻生长经历了返青、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的发生及营养生长转向生 殖生长的过程。生长发育内容:地上部长叶片、分蘖,地下部长根系。以营养生长为主, 16叶品种, 13叶 龄,开始幼穗分化。 1 6叶品种的生育转换期为 12-14叶龄。 分蘖期叶龄进程晚限: 5月25日最晚要达 4叶龄, 6月5日 6叶展开 (出蘖), 6月20日1 1叶展开(进入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 7月11日13叶 展开( 16叶品种进入幼穗分化)。 器官同伸关系。 与产量构成的关系:分蘖期是决定单位面积穗数的关键时期,也是为秆粗、穗大、粒多打好营 养基础的时期。 分蘖期
22、栽培管理目标:壮苗、浅插、保水、力争水稻早返青;浅水增温、早施蘖肥,确保水稻叶 龄进程,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基本达到计划茎数,及时 控制无效分蘖,及时转入幼穗分化。2.7.2分蘖期主要农艺措施 分蘖期灌溉增温:移栽后灌护苗水至最上展开叶( 3 叶)叶枕。返青后浅灌增温,水层深度3-5厘米,水温不低于16C。田间茎数达计划穗数的80%左右,晾田控制无效 分蘖,达到晾田标准恢复灌溉,防止幼穗分化期土壤干裂。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 按 xx 施用分蘖肥:蘖肥用量为全生育期氮肥用量的 40%。分蘖肥要求早施,可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施分蘖肥总量的 70-80%,于返青后 5 叶龄施用
23、;第二次施分蘖肥总量的 20-30%(二次蘖肥早于有效分蘖临界期叶龄期的前 3 个叶龄), 16叶品种于 7 叶龄,施于色淡、生长差、分蘖少处。机插侧深施肥免施分蘖肥。 分蘖期病、虫、草防治:及时防治水稻赤枯病、细菌性褐斑病、胡麻斑病、水稻潜叶蝇、负泥虫 等。插秧前水整地后第一次封闭灭草,选择安全性高、防效好的除草剂,如 50%瑞飞特、 30%阿罗津等。采用药土法或喷雾器甩 喷,水层 3-5 厘米,保水 5-7 天,等水自然渗降成花达水时进行插秧。插秧前 57 天水层沉淀时浑水泼浇或清水毒土; 13%噁草酮 120ml/ 亩+50%丙草胺 60ml/ 亩。2.7.3 分蘖期生育诊断 分蘖期 x
24、x:水稻返青后平均5-6天增加一个叶龄,需活动积温 85 C左右。其中 8 叶龄为分蘖盛期,是争取有效分蘖的关键时期。 分蘖期XX、叶态、叶色:此期叶片长度呈递增规律,增幅为 5 厘米左右,叶耳间距逐渐拉大,返青 后叶色逐渐加深,到 8 叶龄达到青绿色,叶态弯披,功能叶叶色较叶鞘深,至 10叶龄后叶色平稳略降(不可过淡)。 分蘖进程: 16 叶品种进入 5.2 叶龄, 1 叶节上有部分分蘖发生; 7 叶龄 田间茎数达计划茎数的 30%左右; 9 叶龄达计划茎数的 50-60%;11 叶龄达计划 茎数的 80%;12 叶龄前后 ,达计划茎数。2.7.4 分蘖期生长异常的调控措施 分蘖期生育延迟:
25、因苗弱、植伤、插秧过深、低温、药害、虫害等造成生育延迟。在栽培过 程中应注意规范操作,减少植伤,早施分蘖肥,同时注意及时灌护苗水和井水 增温。因药害等原因造成生育延迟,应换水,施生物肥,并喷施芸苔素内酯 等,解药害,注意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分蘖期生育不足:主要表现是植株矮小、叶色浅淡、茎数不足、生长量不足。原因是耕层过浅、土壤漏水、水温低、地温低、氮磷钾缺乏或病、虫、 草、药害所造成。要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同时注意井水增温浅灌,防 渗漏。如在前期氮肥已足量施用的情况下,因地温影响,不可增氮促长。 分蘖期生长 xx:因施用氮肥过多,而导致叶片过长、叶色过浓、生育转换前叶色不退,应 提早进行
26、晾田或晒田。水分管理:水稻移栽期保持水层13厘米;缓苗期保持水层58厘米;分蘖前期保 持水层35厘米;分蘖中期保持水层05厘米;茎蘖数达到收获穗数的 80% 90%或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之前 1 个叶龄适度晾田。 2.8 生育转换期2.8.1 生育期转换 生育转换期生育过程:水稻完成有效分蘖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进入幼穗分化期。生育 转换期是以幼穗分化为中心前后一个叶龄期,即以倒 4 叶为中心,前后 1 个叶 龄期,约在出穗前的 50-60天, 16 叶品种为12、 13、14 叶期。 生育转换期叶龄进程晚限: 16 叶品种, 7 月 4 日达 12 叶, 7 月 10 日达 13叶,7月
27、16日达14叶,13叶为幼穗分化过渡叶,需活动积温 120C左右,9 叶需活动积温150 C左右。 生育转换期与产量构成的关系:是单位面积穗数的巩固时期,也是每穗枝梗数的决定时期。 生育转换期栽培管理目标:在前期早发基础上,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争取秆粗、穗大;调整 氮素,控制营养生长,确保适时完成生育转换,为搭好水稻高产架子和安全抽 穗奠定基础。2.8.2 生育转换期主要农艺措施 生育转换期的灌溉: 16 叶品种 11 叶龄田间茎数达计划穗数 80%左右, 晾田控蘖,抑制氮肥吸收,使叶色平稳退淡,以顺利完成生育转换。 穗分化以后新生的分蘖多为无效分蘖,此期分蘖发生少而减缓,田间最 高茎数
28、不超过 650 个/ 平方米。 晒田。 杀虫: 7 月二化螟等; 50 克 10%四氯虫酰胺 +7克 30%噻虫嗪 /亩。 纹枯病:分蘖盛期至拔节末期; 30 克 20%爱可 / 亩。 助剂:5ml有机硅;1xx/亩。2.9 长穗期(幼穗分化到抽穗) 13-16+2(5 茎节)2.9.1 长穗期 长穗期生育过程:当水稻叶龄余数达 4 叶进入幼穗分化,开始生殖生长,至抽穗称为长穗 期。在此过程中,地上部除进行幼穗分化发育外,还要出生最后 4 叶子,形成 茎秆,根系向深层发展,分枝根大量发生。 长穗期生育进程晚限: 16 叶品种 7月 8日达 13叶龄,此后平均每 6天增加一个叶片,到 7月25日
29、叶龄达 16 叶,8月 8日达出穗期. 长穗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长穗期内由枝梗和颖花分化的多少和退化颖花数多少决定每穗颖花数,通 过花粉育性的高低,而影响结实率的高低,并通过颖花容积而影响粒重,出穗 前 15 天开始进入水稻产量决定期。 长穗期栽培管理目标:促进水稻健壮生育,构建高光效群体,协调个体与群体矛盾,壮秆促大 穗,防御障碍型冷害,确保适期安全抽穗,提高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2.9.2 长穗期诊断 长穗期生育进程正常情况下, 16 叶品种 7 月 10 日达 12.5 叶龄,开始进 入幼穗分化期,若发生减叶现象,将提前一个叶龄进入幼穗分化;若发生增叶 现象,将推迟一个叶龄进入幼穗分
30、化。 7月 13日随 13 叶的伸出,基部第一节间 开始伸长。剑叶露尖为封行适期。倒一叶与倒二叶叶耳间距在正负10 厘米期间为减数分裂期,叶耳间距正负 5 厘米时为小孢子初期,为低温最敏感的时期。 8 月 1 日剑叶叶枕露出开始进入孕穗期,约经 8 天,即 8 月 8 日达到抽穗期。始 穗至齐穗期约需7天左右。减数分裂期特别是小孢子初期若遇到 17C以下气 温,会影响颖花生育,形成障碍性冷害,空壳率增加。抽穗期遇20C以下气温,抽穗进程变慢,抽穗期延长,包茎现象增加,甚至花粉不发芽,形成空 长穗期的叶长、叶色、叶态: 16 叶品种第 14 叶长度达最长为 35 厘米左 右其后以 5 厘米的进程
31、递减,剑叶长度为 25厘米左右。若穗分化期氮素含量过 高,叶色过浓,会导致第 15 叶乃至剑叶过长。此期正常的叶色变化是拔节期叶 色平稳退淡,孕穗期叶色转浓。叶态为倒数4、 3xx,2、1 叶挺。若拔节期叶色不退淡,呈一路青现象,将有倒状、无效分蘖 多、上部叶片弯披、群体郁闭、贪青晚熟之危险,若叶色过淡将导致穗粒数明 显减少。 长穗期的茎秆及 xx:茎秆粗壮,株高和节间长度适宜是良好的长相。标准是:幼穗分化期达定型株高的 55%左右,孕穗期达 75%左右,齐穗期株高定 型。剑叶节距地面的高度占定型株高的以内,是高产长相。 2.9.3 长穗期的管理 措施 长穗期的灌溉:即要保证水稻生长发育,又要
32、满足水稻对水的需求,还要防止土壤过分还 原,产生黑根、烂根现象。同时要在低温敏感期预防障碍型冷害。因此在减数 分裂期以前实施间歇灌溉,灌水深度为 3-5 厘米,自然落干到地面无水,脚窝 有水,再补水3-5厘米,如此反复。进入减数分裂期,若有 17C以下低温,灌 深水防冷害,水深17厘米以上,水温在18C以上,佥U叶叶耳间距正5厘米以后 恢复间歇灌溉,至始穗期实施浅水灌溉。 长穗期的施肥:长穗期施肥的主要环节是在抽穗前 20天,倒数 2叶露尖到长出一半( 16叶 品种 14叶, 7月 10-15日前)时追施穗肥。施肥量为全生育期施氮量的 20%和 全生育期施钾量的 30-40%,施肥时要做到三看
33、:一看拔节黄,色未褪淡不施,等叶色褪淡再施;二看底叶是否枯萎,如有 枯萎,说明根系受损,可先撤水晾田壮根,然后再施穗肥;三看水稻有无病害 (稻瘟病)如有病害,可先用药防治再施穗肥。 长穗期的 xx:防治水稻叶部、穗部病害。稻瘟病防治选用 2%的加收米;叶鞘腐败病及小 球菌核病防治选用 25%的施保克;纹枯病示范推广 30%爱苗乳油等,并与水稻 健身防病相结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A 级绿色稻米,病害要选 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2.9.4 长穗期生育异常的调控措施 长穗期生育延迟:因前期低温、氮肥过量及增叶等,导致生育延迟,应考虑穗肥氮素少施或 免施,同时注意晾田控氮、井水增温等措施,
34、配合防病,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 等。 长穗期生长量不足:因中期脱氮,茎数不足等因素造成的生长量不足或发生减叶现象,应考虑 提早施用穗肥。 长穗期生长 xx:氮素过多,叶色过浓,田间茎数过密,上部叶片过长等,应考虑穗肥氮素 少施或免施,同时注意晾田控氮,增施磷酸二氢钾。有稻瘟病发生时,应先治 病,后施肥。3.1 结实期3.1.1 结实期 结实期生育过程:此期从出穗到成熟是水稻结实期,是稻谷产量生产期。抽穗前 15天和出穗后 25 天又是产量决定期。历经开花、受精、灌浆(乳 熟、腊熟、黄熟),最终完成水稻的一生。 结实期生育进程:生育晚限 16叶品种 8月 1日左右进入始穗期。 8月8日左右进入抽穗
35、期。 8 月 12 日前进入齐穗期。开花受精后 7-9 天子房纵向伸长, 15 天长足宽度, 25 天天厚度定型,籽粒鲜重在抽穗后 25天达最大, 35天左右干重基本定型。从抽 穗到最终成熟,需50天,需活动积温900 C左右。 结实期与产量构成的关系: 结实期是最终确定结实率和粒重的时期。常因抽穗开花期的不良气侯条件而影响受精、子房发育;因环境条件及病、虫害等因素影响灌浆结实过程中物 质生产、运输,进而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最终影响品质、产量。 结实期栽培管理目标:养根、保叶、防早衰,保持结实期旺盛的物质生产和运输能力,保证灌浆 结实过程有充足的物质供应,确保安全成熟,提高稻谷品质和产量。3.
36、1.2 结实期的诊断 结实期生育与环境:始穗到齐穗经 7 天左右、如遇低温天气,抽穗速度变慢,齐穗期拖后。开 花期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充足的光照,此时如遇低温、连续阴雨将增加空粒率。灌浆结实过程,以日平均温度 20C以上为好。温度低,灌浆速度变慢,日平均 气温降至15C以下,植株物质生产能力停止,这是水稻安全成熟的界限期。日 平均气温降至13C以下,光合产物停止运转,灌浆随之停止,这是水稻成熟的 晚限。 结实期的叶片: 结实期叶片与叶态都已定型,正常的叶色为绿而不浓。抽穗期主茎绿叶数不少于 4片,功能叶为剑叶。各叶对产量的贡献度,剑叶为 52%、倒 2叶为 22%、倒 3 叶为 7.7%、倒 4叶
37、为 17.7%。因此,要防止叶片衰老,保持活叶成 熟。若长期淹水,过早停灌,或严重脱肥,叶片衰老速度加快,将导致物质生 产不足,秕粒增多,千粒重降低,减产降质。若后期施氮过多,叶色过浓,则 光合产物向籽粒分配减少,灌浆速度减慢,秕粒增多,粒重降低,稻米蛋白质 含量提高,食味下降。3.1.3 结实期管理措施 结实期的灌溉:主要是养根保叶。乳熟期要间歇灌溉,即灌 3-5 厘米浅水,自然落干至地表无水再行补水,如此反复;腊熟期,间歇灌溉,灌3-5 厘米浅水自然落干,脚窝无水再行补水,如此反复,直至腊熟末期停灌,黄熟初 期排干。抽穗后 30 天以内,不可停灌,防止撤水逼熟。灌浆后期及成熟期采取 浅、湿
38、间歇灌溉;收割前510天逐渐落干水层。土壤盐碱含量较高的田块适 当增加水层深度。 结实期施肥:叶色正常情况下,不需施肥。剑叶明显变淡,脱肥严重处,抽穗期补施粒 肥,用量不超过全生育期施氮量的 10%。 结实期的 xx:防治穗颈瘟、枝梗瘟、粒瘟及其它穗粒部病害,与喷施叶面肥、水稻促早 熟技术相结合进行。3.1.4 结实期生育异常的调控措施因抽穗晚、抽穗后低温寡照、抽穗期叶色过浓而出现灌浆延迟或贪青晚熟 危险时,应采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促早熟,必要时实施化学促熟措施,同 时注意提高水温、地温。3.2 收获、脱谷、干燥、贮藏 水稻成熟适期收割的标准是: 95%以上的粒颖壳变黄,三分之二以上穗 轴变
39、黄, 95%的小穗轴和副护颖变黄,即黄化完熟率达 95%为收割适期。 收割后捆、码或放铺晾晒,水分降到 16%以内,经过脱谷晾晒使水分达 到14.5%的标准。用烘干机干燥,每小时降低一个水分,温度控制 45C以内, 以免降低品质。整个晾晒过程,防止湿、干反复,增加裂纹米率。 按品种分别脱谷,换品种时必须清扫场地及机具,防止异品种混杂,降 低产品等级。脱谷机转数每分钟控制在 500转以内,谷外糙不得超过 2%。 粮食入库贮藏,最晚在结冻前完成,防止冰冻、雪捂,降低品质。 水稻种子尽可能割在霜前、脱在雪前、藏在冻前,水分降到14.5%的标准水分。3.3 灌水灌溉用水应符合 GB 5084-1992
40、及 NY 5116-2002中对灌溉水质的要求。附病 虫草害防治相关方法农药使用应符合 GB4285-1989、GB/T8321-2009的有关规定。采用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 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综合防治病虫草害。1 .主要病害防治1.1 稻瘟病农艺措施:选用抗病品种,采用抗源轮换种植;采用平衡施肥方法,适当减少氮肥用 量,增施含硅、钾复合肥,实行浅水灌溉,适时适度晾田。药剂防治: 防治苗瘟和叶瘟要在水稻发病初期进行,特别是急性型病斑出现时,应立 即喷施 40%稻瘟灵乳油防治。防治穗颈瘟,于水稻孕穗期和齐穗期采用 75%三 环唑可湿性粉剂2530克/亩,或采用4%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5
41、0克+10%井冈 腊芽菌悬浮剂100120克/亩兑水喷雾防治。1.2 纹枯病农艺措施:插秧前彻底打捞菌核,合理稀植,平衡施肥,严禁超标施用氮肥,采用浅 水灌溉,适时适度晾田。药剂防治:水稻发病初期采用5%井冈霉素水剂150200克/亩兑水3045公斤,对 水稻中下部喷雾或泼浇防治,或采用 30%爱苗乳油1520毫升/亩兑水3045 公斤喷雾防治。间隔 7 10 天施药一次,连续施药 2 3 次。1.3 条纹叶枯病农艺措施: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培育壮秧,增施有机肥,平衡施入氮、磷、钾肥及 硅、锌肥,增强植株的抵抗力,降低对灰飞虱的诱集作用。药剂防治:重点防治传播该病病毒的媒介灰飞虱。水稻苗期、分
42、蘖期采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 4060克/亩,或采用 40%毒死蜱乳油 50100毫升/亩喷雾防治, 若分蘖中期及灌浆初期飞虱虫口密度较大,间隔57天再防治 1 次;齐穗期采用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2530克/亩兑水 1530公斤喷雾防治。以上药剂应 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1.4 稻曲病农艺措施:根据品种特性,后期适当减少施氮量;采用浅水灌溉,适时适度晾田,水 稻生育后期干干湿湿管理。药剂防治:水稻破口前710天,采用23%络氨铜水剂135200毫升/亩兑水50公 斤,或采用2.5%井岗枯芽菌300毫升/亩,或采用30%苯醚甲环唑 丙环唑20毫 升/亩兑水 30 公斤喷雾防治。2主要
43、虫害防治虫害防治要作好预测预报,采用化学药剂防治要做到适时、适度,以提高 防效,并保护青蛙、蜘蛛、蜻蜓等害虫天敌。2.1 潜叶蝇以苗期药剂防治为主。5月中下旬,采用15%阿维毒死蜱乳油100150毫 升/亩兑水 1530公斤喷雾防治。2.2 稻水象甲移栽后 57天,采用 40%三唑磷乳油 120150毫升/亩,或采用 10%醚菊 酯悬浮剂80100克/亩,或采用20%辛硫三唑磷乳油100150克/亩兑水45 公斤喷雾防治。用药 7 1 0天后,若成虫仍较多,再防治 1 次。2.3二化螟移栽前 23天,每 56米2苗床用 40%福戈水分散颗粒剂 12克喷雾防治 一代二化螟。或 6 月中下旬,采用
44、 90%杀虫单粉剂 4560克/亩,或采用 15% 阿维毒死蜱乳油30毫升/亩兑水1530公斤喷雾防治。二代二化螟应在破口前 采用 40%福戈水分散颗粒剂 8克/亩,或采用 15%知乐乳油 30毫升/亩兑水 15 30公斤喷雾防治 12次。2.4 稻飞虱防治方法详见 1.3。3.本田主要杂草防除水稻移栽前 57天,采用 30%丁恶乳油 150200毫升/亩封闭;返青后再 用 55%苯噻酰苄 70 80克/亩防除莎草科杂草及阔叶杂草。 4.收获当谷色变黄,籽粒充实饱满坚硬,其中 80%以上的米粒达到玻璃质,适时 收获。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 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 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T8321-200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7891-1999粳稻谷质量标准NY/T496-2002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 5116-2002无公害食品水稻产地环境条件NY/T594-2002食用粳米行业标准21 / 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二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模版(3篇)
- 2025年个人居间协议(4篇)
- 2025年中外货物买卖合同标准样本(2篇)
- 化妆品储存运输服务合同
- 农产品城乡配送合同范本
- 医疗设备紧急运输合同
- 咨询公司装修居间协议范本
- 服装物流配送标准合同样本
- 医院窗帘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 莱州花纹艺术漆施工方案
- 农产品贮运与加工考试题(附答案)
- 幼儿园开学教职工安全教育培训
- 学校财务年终工作总结4
- 202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复习题及答案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读书笔记
- 《血管性血友病》课件
- 2025年汽车加气站作业人员安全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司法考试完整真题及答案
- 高三日语一轮复习日语助词「に」和「を」的全部用法课件
- 2024年监控安装合同范文6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