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四川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编制此报告。报告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5年1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止。
一、概述
2015年,眉山市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工作要求,认真贯彻执行《条例》《办法》,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坚持“应公开尽公开”,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一)完善工作机制,夯实公开基础。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以省《要点》为指导,印发《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眉府办发〔2015〕19号),细化全年信息公开3大类17项目标任务,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办法》《信息公开过错责任追究办法》《信息公开社会监督评议制度(试行)》和《信息依申请公开实施办法》4个制度文件,推进信息公开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开展。二是突出督查考核。实行“周巡查、季通报”制度,每周对各区县政府、市级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开展网上巡查,每季度通报一次,并将巡查结果和通报情况纳入依法行政、年度目标考核和政风行风暨发展软环境测评指标体系。三是加强业务培训。通过集中培训、业务研讨、专题指导等形式,全年共组织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会13次,培训人员764人次。

(二)围绕重点领域,深化公开内容。一是扩大主动公开范围。积极推进行政审批、财政资金、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公共服务、国有企业、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以及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等9大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细化公开范围,编制公开目录,持续动态更新。二是强化依申请公开管理。健全申请接收、登记、办理、审核、答复、归档等环节制度规范,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和各级党务政务服务中心作用,开辟专栏和“绿色通道”,指定专人负责,明确申请方式和受理流程,为申请人提供便捷服务。三是突出“三张清单”公开。率先在全省编制完成市、县、乡三级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投资项目限制禁止清单“三张清单”,并在市政府门户网站首页设置“眉山市‘三张清单’制度信息管理系统”专栏,实行三级清单同网同台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实现统一查询、统一互动、统一评价。

(三)丰富载体建设,优化公开服务。一是强化门户网站第一平台作用。不断完善各级门户网站的升级改造,优化市政府门户网站“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栏,分类细化专栏子项,极大地方便群众查阅和知晓。加强对缺失信息、错误信息、“僵尸”信息等信息公开工作的整改工作,全年整改问题信息300余条。二是充分发挥新媒介作用。全年新增政务微博、微信120个,举办在线访谈31次,受理市长热线(市长邮箱)19657件,办结率99.4%。三是抓实查阅点建设。在各级党务政务服务中心、图书馆、档案室设置信息公开查阅点177个,健全查阅点内部管理制度,安排专人定期更换查阅点信息。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2015年,全市共主动公开各类政府信息142366条。其中,概况类信息688条,计划总结类信息1666条,规范性文件信息1300条,工作动态类信息114542条,人事类信息297条,财政类信息1311条,行政执法类信息6578条,其他信息15984条。

(一)通过市、区县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73553条。
(二)通过政务微博、微信公开政府信息8500条。
(三)通过党务政务服务中心、档案馆、图书馆接待公众查询信息476220条。
(四)通过政府文件公开栏公开政府文件2031份次。
(五)通过新闻媒体、新闻发布会公开信息19000条。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5年,全市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77件。其中,现场当面申请5件,占6.5%;网络申请0件;传真申请0件;信函申请72件,占93.5%。申请公开的内容主要有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财政资金和行政执法等。全年共办理答复77件,占100%。其中,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39件,占50.6%;同意公开20件,占26%;同意部分公开8件,占10.4%;不予公开7件,占9.1%;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3件,占3.9%。
四、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全市6区县和市级相关单位部门均没有收取政府信息公开复印、邮寄等成本费用。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全市共收到关于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申请19件,受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申请19件,维持具体行政行为12件,因政府信息公开提起的行政诉讼14件。
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5年,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条例》的要求和公众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一是公开力度还需加强。部分重点领域、重要部门、关键岗位的信息公开尚待进一步深化。二是公开范围还需加大。涉及群众日常生活的公共服务类信息公开数量相对较少。三是公开能力还需加强。公开停留于表面形式,缺少对信息公开回应关切、解疑释惑、提升政府公信力等功能的深刻认识。
2016年,我市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纵深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一是突出“五大领域”,不断深化公开内容。重点推进财政资金类、公共资源配置类、公共服务类、公共监管类和行政权力运行类信息公开。深化、细化“三公”经费、征地拆迁、保障性住房、环境保护、招投标、教育、科技、医疗等信息公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抓实行权平台改版工作,完善《行权平台数据管理办法》《行权平台信息公开管理办法》等5个制度文件,持续开展“周巡查、季通报”,进一步完善考核细则,确保工作扎实有效。二是抓住“三个重点”,不断扩大公开范围。着力深化基层政务公开,梳理细化基层政务公开工作,充分利用各种便民方式重点公开涉农惠农政策落实、征地补偿、土地流转等情况,健全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制度,深入推进村(居)务公开。着力深化内部事务公开,重点围绕组织人事、财务管理、政府采购等干部职工关注事项,不断加大内部事务公开力度。着力深化单位办事公开,全力推行市、县、乡三级公共企事业单位岗位职责、服务承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办事纪律、监督渠道等全面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健全“三项制度”,不断提高公开实效。建立健全行政决策公开机制,不断增强行政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建立健全信息公开解读回应机制,将信息公开与政策解读工作同步考虑、同步安排、同步推进,做到政策发布、解读、回应三联动;建立健全保障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