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荣区:打好大气污染防治“组合拳”守护“新荣蓝”
近年来,新荣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牢记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重大要求,以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线,通过勤巡查早发现、严监管重督导,多条工作线共同发力,重点区域实行精细化管控,有效控制大气污染,提升辖区环境空气质量,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稳中向好。
一是严把项目准入关,坚决遏制“两高”项目。严格环境准入,提高政治站位,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严格项目环境准入,规范环评审批工作要求;加强环境执法。优化环评指导。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加强对“两高”项目环评审批的指导,把好“源头关”,守好“底线关”。同时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为工作主线,以加快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体系为目标,加快推动风电、光伏发电高质量跃升式发展。2023年至今“高污染、高耗能”项目落地为零。
二是强化VOCs综合治理。对辖区内7家涉VOCs企业下达了《关于落实夏季期间臭氧污染防治的通知》,并对涉VOCs企业治理设施开展“地毯式”排查,逐一登记入册,建立企业名录库。实施分级管控,推进涉VOCs治理低效设施升级改造提升行动。为企业量身定制提升方案,为企业解决难点、堵点问题,助力企业高质量绿色发展。严把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准入关,按照分区管控要求及新荣经济开发区规划环评内建设项目准入要求,开发区内新建涉及喷漆工序项目项目全部要求使用水性漆。主动引导企业借鉴先进VOCs治理经验,督导涉VOCs重点企业优化“一企一案”,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三是在严治散煤复烧方面。按照源头治理、部门协调、疏堵结合的工作方式,扎实开展散煤市场整治行动、散煤运输整治行动、住户燃烧散煤治理行动,建立集中检查整治与经常性检查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机制,严格散煤生产、运输、销售、使用等环节监管,进一步加强散煤管控力度。优化调整调整“禁煤区”范围,印发《关于禁煤区范围内严禁储存、销售、燃用煤炭及其制品的通告》,在禁煤区边界和主干道设立“禁煤区”标识牌19处。
四是开展路查路检工作。实施机动车污染治理,淘汰老旧机动车。全面落实汽油车、柴油车国VI新车准入标准,严格机动车环保准入。同时联合公安交警、交通运输等部门开展路查路检工作,严厉打击拆除污染控制装置、破坏篡改车载诊断系统(OBD)、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
五是深化扬尘污染综合治理。紧盯施工工地、渣土运输、道路积尘等扬尘污染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集中实施扬尘治理专项行动,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确保扬尘降下来,空气质量提上去。加强施工工地扬尘管控。成立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专班,常态化开展线下巡查整治,每个项目设立“工地长”,落实包保责任。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对施工围挡、洒水抑尘、物料覆盖等扬尘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工地,依法予以处罚。
六是加强秸秆禁烧监管。为持续改善和巩固环境空气质量,力争完成全年环境空气质量目标任务,大同市生态环境局新荣分局始终坚持“依法治理、疏堵结合、查扶并举、巩固提高”的工作思路,切实做好秸秆禁烧工作,着力增强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多次召开秸秆禁烧工作推进会,组织工作人员和各乡镇网格员下沉乡村,深入田间地头,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禁烧宣传单、出动秸秆禁烧法治宣传车等方式,从环境污染、火灾隐患等方面,广泛宣讲焚烧秸秆的危害性及法律责任,引导广大群众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参与,推动秸秆禁烧工作延伸到“最后一公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推动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据悉,2024年,全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3,同比下降3.5%;优良天数331天,同比增加10天,优良天数比例90.4%,同比增加2.45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24µg/m3,同比下降4%。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排名位于全市前列。
大同市生态环境局新荣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2024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目标任务,坚持科学、精准、依法治污,铆足劲、勇担当、善作为、强攻坚,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新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