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概况】
保山古称永昌,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市府所在地距省会昆明486公里,外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67.78公里,内与大理、临沧、怒江、德宏四州市毗邻,国土面积19637平方公里。辖隆阳、施甸、腾冲、龙陵、昌宁一区四县,总人口246.8万人,有世居少数民族13种,少数民族人口有24万人,有华侨、侨眷、归侨28.9万人,华侨分布在29个国家和地区,是云南省主要的侨乡。
保山市境内地形复杂多样,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延伸倾斜,最低海拔535米,最高海拔3780.9米,平均海拔1800米左右。最高点为腾冲县境内的高黎贡山大脑子峰,海拔3780.9米。最低点为龙陵县西南与潞西市交界处的万马河口,海拔535米。
【行政区划】
保山市辖隆阳区、施甸县、腾冲县、龙陵县、昌宁县一区四县。2个街道、24个镇、46个乡(其中11个民族乡)。 面积19637平方千米,人口246.8万。市人民政府驻隆阳区,邮政编码678000。区号0875。
隆阳区 面积5011平方千米,人口86万。区人民政府驻上巷街,邮政编码678000。
施甸县 面积2009平方千米,人口33万。县人民政府驻甸阳镇,邮政编码678200。
腾冲县 面积5847平方千米,人口61万。县人民政府驻腾越镇,邮政编码679100。
龙陵县 面积2883平方千米,人口27万。县人民政府驻龙山镇,邮政编码678300。
昌宁县 面积3887平方千米,人口34万。县人民政府驻右甸镇,邮政编码678100。
【历史沿革】
保山,古称永昌。
历史上,曾是滇西最早的原始居民“蒲缥人”的栖息地;战国中期,为古哀牢国统治中心;公元前109年,汉王朝在此设县置吏,“哀牢转衰”;公元69年,哀牢王柳貌“内属”,保山市的前身永昌郡宣告成立。文献记载,当时的永昌郡地域极广,大致相当于今滇西、滇南及缅北广大地区,有231897户计1897344人,从面积看为卓立东汉的天下第二大郡。
此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天子几度易姓,永昌郡制有存有废,辖地亦有伸缩。至唐宋时期,保山先属南诏,为永昌节度;继归大理,前期仍承节度,后改为永昌府。两个地方民族政权都建都大理,又倚保山为其向西发展的基地。元初,设永昌三千户,隶大理上万户府,后相继改设永昌府、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帅府不在大理而在保山)。明代,先后置金齿军民指挥使司、永昌军民府—“保山”这一今名即首用于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设保山县为“府附郭”之时。清代设永昌府,领土府一,厅、县、土州、长官司各二及安抚司三,宣抚司五,是全省领州县级政区最多、设治也最复杂的府。
辛亥革命后,1913年废府置县,因为甘肃省金水市下有一个县的名称叫永昌,所以易名保山,同时在其原辖地腾冲设腾越道,辖域相当于今保山、临沧、丽江、大理、德宏、怒江、迪庆7地州;1930年裁道设第一殖边督办署,辖12县、10行政区;1940年改设腾龙边区行政监督;1942年设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移保山;1948年改设第十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再移腾冲,辖4县、7设治局。
保山市于200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其前身保山地区则始建于1949年12月28日,当时辖域甚广,共7县、7设治局,包括今保山、德宏全部及临沧、怒江一部分,后几经调整,形成现在格局。即一区四县:隆阳区、施甸县、腾冲县、龙陵县、昌宁县。
【人口结构】
保山市全市总人口246.8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5.40万人,占10.53%。有少数民族36个。其中世居少数民族13个,少数民族人口24万,,按人口数依次为彝族(7.66万人)、傣族(4.13万人)、白族(3.91万人)、傈僳族(2.88万人)、回族(1.3万人)、苗族、布朗族、佤族、阿昌族、满族、景颇族、德昂族,占全市总人口的9.68%。全市五县区的70个乡镇均有少数民族分布。人口自然增长率6.94‰。
保山市还是云南省华侨最多的一个政区,保山籍在国外的华侨、华人有28.9多万人,分布于2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90%居住在缅甸和泰国,有归侨、侨眷102760人,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168000人,港澳台同胞及眷属19200人,是云南省第一大侨乡、全国著名的侨乡。
【气候特征】
属低纬山地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地处低纬高原,地形地貌复杂。区内最高海拔3780米,最低535米,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气候类型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共7个气候类型。其特点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均气温为14—17°C;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年降雨量700—2100毫米。
保山城依山骑坝,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5°C,最冷月平均气温8.2°C,最热月平均气温21°C, 年极端最高气温32.4℃,年极端最低气温-3.8℃。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气候条件比昆明要更好。保山城是当之无愧的“春城”。
【地理环境】
方位
保山市地处云南省西部,位于东经98°25′~100°02′和北纬24°08′~25°51′之间。东与大理州、临沧地区接壤,北与怒江州、西与德宏州毗邻,西北、正南同缅甸交界,国境线长167.78千米。国土面积1.96万平方千米,其中:坝区占8.21%,山区占91.79%。市政府所在地隆阳区,距省会昆明市593千米,是滇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历代郡、府、司、署所在地。
地势
保山市地处横断山脉滇西纵谷南端,境内地形复杂多样,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延伸倾斜,最低海拔535米,最高海拔3780.9米,平均海拔1800米左右。最高点为腾冲县境内的高黎贡山大脑子峰,海拔3780.9米。最低点为龙陵县西南与潞西市交界处的万马河口,海拔535米。在群山之间,镶嵌着大小不一的78个山间盆地,最大的保山坝子,面积149.9平方千米。
水文
保山市境内江河分属澜沧江、怒江和伊洛瓦底江水系。澜沧江在境内流程116.5千米,径流面积3164平方千米;怒江在境内流程252千米,径流面积1.05万平方千米;大盈江(伊洛瓦底江上游)在境内流程101千米,径流面积1070平方千米。可开发利用水资源89万千瓦。
【自然资源】
由于气候类型的多样化,造就的生物种类繁多。已知的植物有2200多种,其中高等植物1400多种。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尤为丰富,被誉为“天然植物园”和“稀有植物避难所”,腾冲的大树杜鹃闻名中外。市内有动物兽类51种(属国家保护的21种),有鸟类229种。全市森林覆盖率为42.44%。有林地面积78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7100多万立方米,竹林面积1万多公顷:主要树种为松木,杉木和各类软、硬杂木,每年木材产出量达30余万立方米。主要经济林木有核桃、板栗、梅子、银杏等,年产量10万吨以上;芳香油资源储量约200万吨:野生药材、菌类资源种类多,数量大。
已探明的主要矿产资源有铁、钛、铅、锌、锡、铜、铍、硅藻土、硅灰石、硅石、高岭土、大理石等27种。其中:龙陵勐糯铅锌矿储量245万吨;腾冲铁矿储量6585万吨(低硫低磷,平均品位45—50%);腾冲硅藻土储量4.7亿多吨;腾冲硅灰石储量1.3亿吨;腾冲高岭土储量1700万吨;龙陵硅石储量1385万吨;保山坝钛铁矿储量528万吨;龙陵镇安煤矿储量1.14亿吨。
保山的能源资源极为丰富,主要有水能、煤炭、地热能、天然气、太阳能五大资源,开发前景极为广阔。
【经济建设】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46亿元,增长20.1%,其中:工业增加值34.4亿元,增长21.6%,建筑业增加值11亿元,增长17%;第三产业增加值64亿元,增长15.6%。三次产业结构由33.8︰26.6︰39.6调整为32.3︰28︰39.7。
【交通运输】
保山市地处横断山脉,交通并不是十分的便利。主要的交通是通过航空和公路。
航空
保山机场始建于1929年,属军用机场,是著名的“驼峰航线”的主要起降机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过重大贡献。1958年4月1日,中国民航保山站正式成立,这是中国民航总局在全国设立的第一个地州级地方民用航空站。1990年5月,因机型淘汰,机场关闭并改、扩建。1994年6月复航,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C级,可起降波音737-300型及以下飞机。目前,开辟了保山至昆明航线,航程364km。除保证正常的航班外,航站还承担了飞播造林、航空护林、航空摄影、航空测绘、飞行跳伞等飞行任务,迄今已安全飞行46年。 腾冲机场现在修建之中。力争2008年底建成通航。
公路
保山是中外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南方丝绸之路”约在公元前四世纪左右,逐渐形成一条自即今四川成都。一些专家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的对外陆路交通线,也是我国西南与西欧、非洲、南亚诸国交通线中最短的一条线路。
保山内外通达的交通联系,起着联系中原和东南亚经济文化的重要枢纽作用。现今,古驿石道上的斑斑马蹄足印,兰津古渡、霁虹桥、惠人桥等等遗存,都铭刻着历史的印迹。
保山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史迪威公路”即滇缅公路的要道,并有联结大理、临沧、德宏、怒江等地州和保山市内腾冲、龙陵、施甸、昌宁等县的公路,以及保山到昆明的航空线,使它成为滇西交通一大枢纽。
保山迄今已初步形成了以320国道(滇缅公路)为主脉、以保云线等数条省道为支脉、以诸多乡间公路为叶脉的全方位公路交通新格局。其中320国道大理至保山已修建成高速公路。保山至龙陵高速公路也在修建之中,预计2008年8月份全程贯通。保山至腾冲高速公路已经立项。
内系腾冲、龙陵、施甸、昌宁、保山五县市及各乡镇,并有著名的“史迪威公路”之腾密段可直达缅甸克钦邦首府密支那,新筑的腾冲至克钦帮第一特区所在地板瓦的边境公路也投入了使用。
铁路
同时,作为铁路末梢的云南,现在由于泛亚铁路的建设,使云南变成了铁路的前沿。
目前,该铁路国内段昆明-大理-瑞丽是正在或即将改建及新建的泛亚铁路西线,昆明至大理既有铁路长328公里,现正在进行提速复线改建,改建后速度将达到160-200公里/小时,大理至瑞丽铁路长约336公里,可在2013年贯通。
按照原计划,大理-保山施工工期为5年,先行开通进行临运;保山至瑞丽段施工工期为6年(高黎贡山隧道Ⅰ线先通车),Ⅱ线延后一年通车。大理至保山段2011年年底通车。保山至瑞丽段铺架2012年上半年全线开通(仅高黎贡山隧道Ⅰ线开通),2013年上半年高黎贡山隧道Ⅱ线通车。
大瑞铁路建成后,将开辟中国通往印度洋的陆路通道,搭建起第三座欧亚非大陆桥。“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启动中印铁路建设(接大瑞铁路经保山市腾冲县、缅甸密支那到印度的雷多)。两条铁路建成连轨后,保山将成为滇西重要的物流中心、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这对加快保山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开创保山各项事业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
【旅游资源】
保山,地处云南西部,自然条件十分复杂。既有雄伟险峻的高山峡谷,又有星罗棋布的山间盆地;既有保山坝型的断层陷落坝,又有潞江坝类的冲积河谷坝,还有腾冲附近的火山堰塞坝……。
保山,位于横断山脉滇西纵谷末端,高黎贡山、怒山南延的山系,东西各有澜沧江、怒江天险相卫,地形多样,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保山,历史悠久,是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保山市蒲缥乡塘子沟发现的中石器时代的石器、灰炉及动物化石等遗存,经中国科学院研究鉴定,其中被命名为“蒲缥人”,分属老、中、青四个人体的头骨、上下颌骨和7颗牙齿等古人类遗存,距今已有八千多年历史。在云南元谋、陕西的蓝田、北京的周口店以及云南蒲缥发现的人类遗骸和遗物,正逐步揭开我国古人类历史的序幕。
保山,古称永昌,开发甚早。
保山,历史上就是通商要塞,是异域殊方的物资集散地。
保山,历史文化沉积深厚,历史遗存众多,有崎岖磅礴的丝绸古道,有二战期间驰名中外的滇缅公路,松山战役遗址,还有众多的寺宇观客,如古刹梨花坞、古建筑群玉皇阁、全国最大的玉佛瞻仰地卧佛寺……。
其中卧佛寺为中、缅、泰的傣族群众相携来此供奉朝佛者,络绎不绝。1961年缅甸前总理吴努偕夫人曾专程取道保山,于四月六日身着黄绫袈裟,前往参拜,并乐捐功德。
古往今来,郑纯、吕凯、徐霞客、杨升庵、徐悲鸿以及国际友人马可波罗等历史名人,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古代驰名中外的保山出产的“桐华布”、“永子”(围棋子)等也是保山历史文化的见证。
保山,同时荣戴保山博南古道省级风景名胜区桂冠。该景区集冰山雪峰,珍稀动物、植物,及三山高耸、两江纵贯的高山深谷等奇丽的壮观的自然景观及人文社会景观。景区分为:1、高黎贡山中心风景片区;2、保山坝区风景片区;3、澜沧江风景片区。其中,高黎贡山还同时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称谓,蕴藏着秃杉、树蕨、珙桐等珍稀植物二千余种,羚牛、蜂猴、云豹等珍稀动物近五百种。是世界少有的“高山植物园”、“自然博物馆”和“物种基因库”。
在保山博南古道风景名胜区中,自然和人文景观交融,贯穿名城景区和高黎贡山景区。
旅游景点
保山玉佛寺、元龙阁 保山滇西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国殇墓园 北海湿地 滇西边贸考察旅游线 卧佛寺 和顺侨乡 古西南丝绸之路遗迹 阐化楼 诸葛亮营遗址 龙王潭 高黎贡山 火山热海 梨花坞 迤东会馆 大树杜鹃王 霁虹桥 金鸡古镇 艾思奇故居 宝莲寺 腾阳会馆 顺龙寺 大滚锅 姐勒大金塔 松山战役遗址 五月端午花街 双虹桥 惠通桥
【保山小吃】
头脑 “锅子” 永昌板鸭 施甸三味 菜花腌菜伴蜂仔 饵丝 “透心绿” 保山大烧 腾冲果脯 坛子鸡 干腌菜 “大救驾” 下村豆粉 油炸撒撇 “五滴水” “口水羹” 施甸豆片 山林素席 春甜黄酒 腌菜膏
【保山特产】
翡翠 腾药 腾宣 藤编 翡翠 山珍鸡枞 腾冲农民画 “茶乡”的茶 蒲缥甜大蒜 香料烟 尼诺茶 芒果 清凉磨锅茶 小粒咖啡 腾冲斗笠 “云子” 茶油 永昌古织 香蕈 棕包米 水籽石榴
保山玉佛
20世纪八十年代末,云南滇西保山出现一股请安玉佛热。最初是著名爱国僧人、旅缅华侨妙明法师1986年捐赠两尊高1.5米、重约1吨的玉质佛像,遂改太保山翠翡楼为保山玉佛寺以安金身。妙明法师并发心赠送给洛阳白马寺、鸡足山、昆明圆通寺、安微三祖寺等众多寺院玉质佛像,并倡导其师生兄弟赠送给扬州高旻寺、桐柏山太白顶等寺院玉佛。保山玉佛寺,位于云南省保山太保山入口处,其前身为永昌府文人词客集中之地翠微楼,1986年,著名归国侨僧妙明法师为改变中国仅供奉四尊玉佛之面貌,驻锡于此,开山建寺,从缅甸请进玉佛。寺院紧邻隆阳一中、状元楼、玉皇阁。如今玉佛寺已经建成山门、不二门、三圣殿、大雄宝殿、斋堂、僧舍、千佛玉佛塔、藏经楼、祖堂、韦陀殿、客堂等,大殿供奉有玉质佛像三世佛、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三圣殿供奉有贴金西方三圣、及玉质释迦佛一尊,藏经楼藏有《新修大正藏》、《乾隆大藏经》,供奉有华严三圣、及一佛二弟子,千佛玉佛塔供奉大型玉质佛像一尊、小型玉质佛像999尊,韦陀殿供奉贴金韦陀菩萨圣像,祖堂供奉临济宗白云系太白顶上历代祖师。
随后数年间,众多寺院先后从境外“请”进玉佛50余尊、滴水观音、弥勒佛、卧佛等。其中最大者为旅缅华侨付凤英居士所捐玉卧佛,体长6米,重达9.5吨,安放于唐代古刹佛寺内,为国内最大的玉质佛像。保山于是被称为“玉佛之乡”。
【民族节日】
端阳花街 农历五月初五 保山端阳花街是保山各族人民的传统盛会,在每年端午节举行。届时上市花卉有数十万盆(株),使得保山满城鲜花,争奇斗艳,其中以兰花居多。如今的端阳花街也是大型综合博览会,花药鸟虫、土特产品、日用百货一应俱全,全城张灯结彩,货棚琳琅满目,中外人士,商贾名流,纷至沓来,蔚为大观。
傈僳族刀杆节 农历二月初七 居住在保山腾冲、龙陵县的傈僳族,每到农历二月初七要举行惊险的刀杆节。夜幕降临时分,人们点燃篝火,唱歌跳舞,等到篝火燃尽,形成一个彤红的火塘时,若干精壮青年喝下烈酒,赤足走进火塘中,这就是著名的“下火海”。次日中午,人们在草坪上竖起一根高杆,上面横绑着刃口向天的数十把长刀,5名下过“火海”的青年奋勇攀登至顶,这便是“上刀山”,展示了傈僳族青年的英勇无畏。
同时还有其它一些民族的节日,比如有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和庙会、山会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