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风采⑫∣东莞创机电业:不管员工回没回来,我们都正常发工资
创机电业成立于2003年10月20日,是香港创科实业集团旗下最大的全资子公司,是香港创科集团全球最大的生产制造基地,产品主要是电动装修及建筑工具、地板及地毯电动清洁工具、户外电动及内燃推动的园艺工具、园林机械、太阳能户外灯、刀具、电子测量仪器等。
创机电业自1988年进驻东莞厚街以来,32年间由最初规模不大的小型工厂发展到目前拥有16000多名员工的大型企业,销售额也由最初的50万美金迅速上升到60亿美金的可观销量。和其他加工贸易企业一样,公司初始也是走来料加工的代加工路。但是,考虑到加工贸易利润率低、没有自己的发言权,创机电业最终决定走上自主品牌路。
“自2000年以来,香港创科集团积极实施自主品牌战略,在全球收购了多个欧美高端知名品牌,目前已拥有11个欧美高端知名品牌,产品市场份额位居全球同类产品第二位,是全球同类产品的世界级生产供应商之一,已成功实现了从原设备生产商(OEM)到设计生产商(ODM)到品牌生产商(OBM)的转变。”东莞创机电业负责人王应权介绍。
据介绍,创机电业在厚街镇建设了占地412亩的大型工业园,设立大型生产基地1个,研发中心1个,成为东莞机电行业的龙头企业,并荣获国家商务部颁发的转型升级示范企业,为当地企业的转型升级树立了标杆,公司还荣获2019-2021年度东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企业。
自2017年被认定为“东莞市倍增计划名誉试点企业”以来,创机电业一路实现高速发展。2019年,其年产值达到194.5亿元,同比增长10.2%;工业增加值20.9亿元,同比增长7.4%;2019出口192.77亿元,同比增长9.6%。
“不管员工回没回来,我们都正常发工资。”
2月26日,东莞创机电业向厚街镇政府捐赠了5万个口罩,支援厚街企业复工复产。当时,作为防疫重要物资之一的口罩,在东莞依然属于较稀缺资源。一家员工数过万的大型企业,是如何做到在满足自身防疫需求的同时,还能向外进行捐赠的?他们又是如何推动复工复产工作顺利开展的?
从2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到5月底疫情稍缓,创机电业负责人王应权几乎都没休息过。“压力很大,我们厂16000多人,万一哪里出现纰漏,可怎么办?”
员工返岗、企业复工、赶订单、疫情防控……王应权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两手都要硬,尤其,防疫是重中之重。”王应权向记者说道。
为顺利复工,完成订单以免丧失客户信誉度,2月25日,创机电业在防城港包车接回了第一批广西防城港及周边员工55人,并给每位员工送上矿泉水和方便面。随后,创机电业陆续派出大巴到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接员工安全返岗回来。
返岗后,疫情防控是重中之重。面对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紧缺,创机电业提前进行了采购,满足了员工日常生产需求。落实防控,创机电业还成立了由11个防疫小组组成的指挥部,从员工排查、食堂管理、清洁消毒管控到生产防疫管控、厂房设施管控再到紧急应急处理等都做了详细的分工。
2月底,创机电业返厂员工就达到1.3万人,达到满员时的八成,企业得以顺利复工复产,产能也恢复到原来的80%。
而返岗初期,王应权曾表态,所有员工不管有没有回来上班,1月份工资准时正常发放,不受疫情影响。
文字:向连
摄影:向连
编辑:钟彦亮